下载PDF文件 下载PDF文件

热疹是南方湿热天气下常见的皮肤病,也被称为“痱子”或“粟疹”,当皮肤毛孔堵塞汗液时就会出现。 [1] 最坏的情况下,痱子会破坏身体的热调节机制,引起身体不适、发热及疲惫。

方法 1
方法 1 的 2:

治疗痱子

下载PDF文件
  1. 如果某处衣物紧贴皮肤,汗液和热量无法排出,就容易长痱子。痱子让人感觉很痒,看起来像一片肿块或小疙瘩。其他症状包括:
    • 疼痛、肿胀或皮肤发热。
    • 红色条纹。
    • 发痒的地方流出脓液或液体。
    • 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的淋巴结肿大。
    • 突然发热(超过38°C)。 [2]
  2. 尽量不要晒太阳,找一个阴凉干爽的地方,温度在21℃左右。如果没法回到室内,那就找个阴凉的地方。
    • 大多数痱子在温度降下来后很快就会消失。 [3]
  3. 敞开长痱子的地方,让它晾干。由于痱子大多都是由汗腺阻塞引起的,因此要让皮肤保持自由通风,防止毛孔进一步阻塞。
    • 不要用毛巾擦干皮肤——让它自然风干即可。 [4]
  4. 痱子是身体过热引发的症状。别喝热饮,要多喝凉水给身体降温。
  5. 水温不用很凉,能让你放松即可。使用温和的沐浴液或除菌皂轻轻地清洁患处,然后拍干或自然风干。
  6. 水泡中充满的液体有助于皮肤恢复,如果过早挤掉可能会留疤。虽然有些水泡可能会破裂,但要尽量让皮肤自然愈合,不要抓挠。 [5]
  7. 用1%的氢化可的松霜(Hydrocortisone Cream)或炉甘石洗剂(Calamine lotion)或芦荟乳液(Aloe Lotion)治疗痱子,减轻瘙痒。对于更严重的情况,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Benadryl)或开瑞坦(Claritin)可以缓解瘙痒和肿胀。 [6]
  8. 虽然大多数痱子在温度降下来之后就会消失,但严重的情况会引发感染,需要治疗。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去看医生:疼痛加剧或扩散;疹子流出黄色或白色的脓液;或者痱子没有自行消失。出现如下情况要马上去看急诊:
    • 恶心头晕
    • 头痛
    • 呕吐
    • 晕厥 [7]
    广告
方法 2
方法 2 的 2:

预防痱子

下载PDF文件
  1. 衣物过紧会摩擦皮肤引起不适,或者让汗液一直黏在身上。合成纤维或宽松的衣物最好。
  2. 痱子通常都是由运动引起的,因为随着体温升高,身体会产生大量汗液。如果你感觉要长痱子了,休息一会让身体凉快下来。
  3. 让自己身体降温,换掉汗津津的衣服,或者时不时地跳进凉爽的水池,这样能有效地调节体温,防止长痱子。
  4. 长痱子的情况大多发生在婴儿身上,这是由于很多好心的父母在炎热的天气下给孩子穿了太多衣服造成的。宝宝们在热天也应该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
    • 宝宝的手脚摸起来有点凉并不代表他们穿少了。 [8]
  5. 如果你长时间睡在潮湿高温的床单上,一晚上就可能长出痱子。如果你睡醒出了很多汗不舒服,可以开窗透气或打开风扇或空调。 [9]
    广告

小提示

  • 如果要去徒步或在太阳底下活动,一定要带水,可能的话带些冰袋。
  • 尽量呆在阴凉的地方。
广告

警告

  • 长痱子的地方不要用油性的止汗药(如香体剂)、乳液或驱虫剂,否则会阻塞汗液加重病情。
广告

关于本wikiHow

本页面已经被访问过19,462次。

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