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PDF文件 下载PDF文件

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 [1] 海啸还有个别称叫“潮汐波”,但这是误称。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亮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尽管海啸对临海地带的影响和海啸发生时的潮水高度有关,但海啸的产生和潮汐无关。另一个别称“地震海波”也是误导,因为海啸不一定是由海底地震导致的,还可能由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等非地震因素导致。近年来,海啸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学习如何在海啸中逃生很有必要。想在海啸中逃生,必须事先做充分准备并保持警觉和冷静。

部分 1
部分 1 的 4:

提前准备

下载PDF文件
  1. 首先评估你所在地区的海啸发生概率,以下情况表明风险较高:
    • 你生活在沿海地区。
    • 你所在地区海拔很低。如果你不知道该地区的海拔高度,一定要查询出来,因为海拔经常被用作预警指标。
    • 有海啸发生的预兆。
    • 当地政府发表海啸预警声明。
    • 天然的防御堤坝在当地开发中被移除。
  2. 2
    如果你所在地区曾有过海啸历史,需要特别注意。 你可以去图书馆查询或咨询当地政府办公室。联邦应急管理署的网站上可以查询各地区的洪灾危险系数。 [2]
    • 大多数海啸发生在太平洋火山带。 [3] 智利,美国西部,日本,菲律宾都是危险地带
  3. 如果调查表明你所在地区遭受海啸的几率较高,提前制定撤离方案并准备救生包。
    • 装备救生包。食物、水、急救箱是必需品。救生包应放在显眼处,便于紧急情况下获取。 救生包旁边还可置备雨衣。
    • 除家庭救生包以外,为家中的每个人(甚至宠物)装备个人救生包,备好应急药品。
  4. 制定撤离方案需要考虑到家庭,公司,学校和整个社区。如果政府尚无作为,还需制定集体撤离方案。主动向当地政府、居民提议,向他们说明没有撤离方案会把所有人置于伤亡的风险中。 [4] 制定撤离方案需要考虑:
    • 与家人同事商量撤离方案。约定失散后的集合点。 [5]
    • 撤离演习,让家中和社区中每个人明确撤离步骤,明确向哪里撤离。
    • 考虑到如何统计人数;考虑如何帮助伤残人士撤离。
    • 让每个人认识撤离标识,可通过分发手册或举办演讲的方式。参照海啸警示条目。
    • 策划多种逃生路线,以防海啸伴随的地震阻断某些路线。
    • 寻找避难基地。如果没有找到,需要提前建造。
    广告
部分 2
部分 2 的 4:

留意警示迹象

下载PDF文件
  1. 预示海啸的自然景象有:
  2. 广告
部分 3
部分 3 的 4:

撤离

下载PDF文件
  1. 在海啸中顾及不必要的物品会消耗你的逃生时间。应带着救生包和防寒衣物立刻撤离。
  2. 尽量撤离到距离海岸3200米以外或是海拔30米以上地区。 [7]
    • 抓住漂浮的东西,比如树干、门等任何能在水中抓住的东西,以保持自己浮在水面上。 [11]
    广告
部分 4
部分 4 的 4:

灾后求生

下载PDF文件
  1. 海啸的余波可能会比开始时更强。 [12]
  2. 通过无线电广播来了解状况,别听信流言。
  3. 事先了解好政府会通过哪种方式发布消息。来路可能已被堵死,做好心理准备找到其他回程路线。 [13]
  4. 4
    海啸过后仍要保持警惕。 到处都会是残破的建筑,水和食物可能供应不上,灾后疾病也可能发生。你的应急方案中都应该考虑到这些灾后问题。
  5. 可供考虑的方面有:
    • 应急水源供应。
    • 开放未损毁的房屋收容无家可归的人。 [14]
    • 保证能源供应和交通运输。
    • 发放救济物资。 [15]
    • 立即设置医疗点,救治伤员。
    • 防止火灾和煤气泄漏。
    广告

小提示

  • 边撤离边警告路人。逃生的时间非常有限。
  • 在海岸看到异常退潮现象,立刻撤离。这不是个做新闻的时机,逃命要紧。
  • 在海啸中很可能离散,事先要给孩子们明确的独自逃生指示。
  • 留意政府的警报。
  • 一旦听到警报就撤离,即使弄错也比丢命好。逃生中不要冲到水里捡任何东西。
  • 撤离到高地,直到政府完全解除警报才可返回。
  • 对孩子们进行海啸求生教育。在2004年的海啸中,一位10岁儿童救了全家和其他很多人,因为她在地理课上学到了海啸逃生知识。 [16]
广告

警告

  • 如果你看到海啸到来前的预兆,不要再等警报,立刻撤离。
  • 海啸中丧生的最大原因是淹死,第二大原因是被建筑残片砸死。 [17]
  • 听取警察的疏散指导,并时刻关注政府发布的信息。
广告

你需要准备

  • 应急食物
  • 干净的水
  • 急救箱
  • 保暖衣物和防水衣物
  • 毯子
  • 药品
  • 手电筒和电池
  • 指南针
  • 收音机
  • 充气枕头
  • 手机
  • 多功能刀具
  1. U.S. Geological Survey, Circular 1187, Version 1.1 (2005), Surviving a Tsunami - Lessons from Chile, Hawaii, and Japan
  2. U.S. Geological Survey, Circular 1187, Version 1.1 (2005), Surviving a Tsunami - Lessons from Chile, Hawaii, and Japan
  3. U.S. Geological Survey, Circular 1187, Version 1.1 (2005), Surviving a Tsunami - Lessons from Chile, Hawaii, and Japan
  4. U.S. Geological Survey, Circular 1187, Version 1.1 (2005), Surviving a Tsunami - Lessons from Chile, Hawaii, and Japan
  5. U.S. Geological Survey, Circular 1187, Version 1.1 (2005), Surviving a Tsunami - Lessons from Chile, Hawaii, and Japan
  6. UNDP, UNDRO, (1992) An Overview of Disaster Management , p 35 (PDF)
  7.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news/2005/01/0118_050118_tsunami_geography_lesson.html
  8. UNDP, UNDRO, (1992) An Overview of Disaster Management , p 35 (PDF)

关于本wikiHow

本页面已经被访问过16,430次。

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