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PDF文件 下载PDF文件

耳垢是自然产生的,可以保护耳朵和耳道,有时产生的耳垢会引起听力障碍或者不适感。耳垢可以清理出来,但清理时应注意不要损伤到耳朵里面的敏感部位。本文可以帮你安全有效的清理耳垢,而避免一些危险或不明智的方法。

部分 1
部分 1 的 6:

准备工作

下载PDF文件
  1. 当耳朵感染了,清理多余的耳垢可能会造成耳膜穿孔。(或许觉得可笑,耳垢确实可以保护耳朵不受感染。)如果你有以下症状,就不要用任何方法来清理耳垢,特别是冲洗耳朵:
    • 在过去冲洗耳朵产生过问题。
    • 在过去几年有过耳膜穿孔。
    • 有粘液状脓液从耳朵里流出。
  2. 从耳道里排出或掏出耳垢也许听起来并不是一个危险的过程,但如果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的话就可能就会有危险。如果耳朵痛,就别去冒这个险。而应该去看医生然后询问他们以下方法是否可行。
部分 2
部分 2 的 6:

方法一:盐溶液

下载PDF文件
  1. 搅拌混匀直至盐全部溶解。
  2. 脑袋往侧面倾斜。坐着会更方便操作。
  3. 几滴就绰绰有余了;不要把耳道淹没了。
    • 让重力作用使盐水接触到耳垢。
部分 3
部分 3 的 6:

方法二:过氧化氢

下载PDF文件
  1. 还有浓度更高的过氧化氢溶液(6%+),但不能作为OTC销售。其实就使用3%或更低浓度的就可以。
  2. 脑袋往侧面倾斜。坐着会更方便操作。
  3. 几滴就绰绰有余了。
    • 让重力作用使过氧化氢溶液接触到耳垢。当产生的泡泡发出嘶嘶的声音时你会有一定的刺痛感。
部分 4
部分 4 的 6:

方法三:醋和酒精

下载PDF文件
  1. 这种混合物对清理游泳者的耳朵特别有效,因为他们在游泳后可能有水残留在耳朵内引起外耳道感染。这是因为酒精能帮助水分挥发。
  2. 脑袋往侧面倾斜。坐着会更方便操作。
  3. 几滴就绰绰有余了。
    • 让重力作用使醋溶液接触到耳垢。当酒精接触到皮肤然后溶解时你会有一定的温热感。
部分 5
部分 5 的 6:

方法四:婴儿油或矿物油

下载PDF文件
  1. 用医用滴管吸取你要使用的油。
  2. 脑袋往侧面倾斜。坐着会更方便操作。
  3. 使油在耳朵里停留几分钟。
  4. 把头偏下使油从耳朵里流出来。
    • 可以按这种方法每两周清理一次耳道从而防止耳垢生成,尽管耳垢起到一定的天然保护作用但也不是多多益善。
部分 6
部分 6 的 6:

不要

下载PDF文件
  1. 棉签可用于外耳部的表面耳垢清理,但不要用棉签深入耳道。耳道组织非常脆弱;撞击到接近鼓膜或耳膜附近的组织很容易引起感染。
    • 医生反对使用棉签来清理耳垢的另一个原因是你可能把更多的耳垢往里推而不是把他掏出来。如果是这样,用棉签的意义又何在呢?
  2. 耳烛疗法是将管状耳烛插入耳朵内,点燃另一端,利用其产生的负压将耳垢吸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理论。耳烛其实没用而且具有危险性,因为:
    • 耳垢具有粘连性。通过“负压”将耳垢吸出来当然不错,但不幸的是这也会使耳膜破裂。因为耳垢具有粘连性不会那么轻易的被吸出来。
    • 耳烛疗法可能会有蜡烛油滴入耳朵内。没有把耳垢清理出来,反而很容易把蜡油滴入耳朵内。因为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漏斗状的圆盘上再插入耳朵内,这是很危险的。
    • 耳烛疗法具有危险性。在你决定使用耳烛前,先了解这会引起许多医学问题:
      • 在耳朵内产生的热气会烫伤你的内耳。
      • 如果不小心会引起火灾。
      • 耳烛疗法还会造成耳膜穿孔。
  3. 医生可以这样做但你不行。喷入的液体可能通过耳道穿过耳膜然后引起感染。穿过耳膜的液体会对内耳造成损伤。

小提示

  • 不要用棉签深入耳道内部狭窄处。如果不小心把耳垢往里推或棉签深入到耳膜处就会损坏耳膜。
  • 通过食物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会帮助减少耳垢形成。
  • 如果自行清理耳垢一周后感觉耳朵里还是充满了耳垢,则需询问医生。

警告

  • 不要使用棉签或其他任何物件来清理耳朵。这些东西深入到耳道的程度比你想要的深,这样会损伤耳膜。还会使耳垢比一开始堵得更厉害。
  • 在使用过氧化氢时要小心。这种溶液浓度非常高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反应。
  • 耳烛经常会造成伤害。所以不建议用耳烛来清理耳垢。
  • 如果耳朵痛,发烧,耳聋或耳鸣,就不要尝试自行清理耳垢。应询问医生。

关于本wikiHow

本页面已经被访问过80,860次。

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