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download 下载PDF文件 PDF download 下载PDF文件

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成本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分别是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会随产量而波动,固定成本则保持不变。要管理成本并提高企业的效率,首先要学会如何区分这两种成本。知道如何计算可变成本有助于降低每单位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方法 1
方法 1 的 3:

计算可变成本

PDF download 下载PDF文件
  1. 固定成本是在产量发生改变时,仍然保持不变的成本。租金和管理人员工资都属于固定成本。无论你是生产1个单位的产品,还是10,000个单位的产品,每个月的这类成本几乎不变。可变成本则会随产量而变化。像原材料、包装和运输及工人工资等,都是可变成本。产量越高,这些成本也会越高。 [1]
    • 了解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间的区别后,为自己企业的各种成本分类。许多如上文所举示例那样的成本都很好分类。但还有一些成本难以界定。
    • 有些成本难以分类,无法严格符合固定成本或可变成本的定义。例如,一名员工的工资可能包括固定工资,以及与销量挂钩的佣金。最好是将这类成本分解为单独的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在以上示例中,只有员工的佣金会被视为可变成本。 [2]
  2. 归类好所有可变成本后,将给定期间内的所有该类成本加总。例如,假设一个简单的制造过程只有3个可变成本,那就是原材料、包装盒运输喝工人工资。三者之和即为总可变成本。 [3]
    • 假设最近一年产生的成本如下:原材料成本35,000元,包装盒运输成本20,000元,而员工工资100,000元。
    • 因此,该年的总可变成本为 ,即 元。这些成本与该年的产量直接相关。
  3. 用给定期间的总可变成本除以该期间的产量,得出每单位的可变成本。单位可变成本可使用公式 进行计算,其中v为单位可变成本,V为总可变成本,而Q为生产的数量。例如,如果上述企业该年度生产了500,000个产品,则单位可变成本为 ,即 元。
    • 单位可变成本就是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用的可变成本,也就是每多生产一个单位,会增加的额外成本。例如,如果上述企业多生产100个产品,预计会额外产生的生产成本是31元。 [4]
    广告
方法 2
方法 2 的 3:

使用高低点法

PDF download 下载PDF文件
  1. 有时,我们无法将成本简单地分类为可变成本或固定成本。这些成本可能随产量而变化,即使在不进行生产或销售的情况下,这类成本也会产生。它们被称为混合成本。混合成本可被分为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以便准确计算任一类型的成本。
    • 混合成本的一个例子就是由薪水加佣金构成的员工工资支出。即使没有售出任何商品,企业仍然要付出薪水,但佣金则取决于销量。在这个例子中,佣金是可变成本,而薪水则是固定成本。 [5]
    • 如果工薪族每天要保证固定时长的工作时间,则其工资也属于混合成本。其中,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是固定成本,加班工资则属于可变成本。
    • 此外,员工福利成本可被视为混合成本。
    • 公共事业费用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即使没有进行生产,企业也要支付水、电、天然气费用。但是,在生产时,它们的用量会增加。将这类成本分割成固定类和可变类需要用到更复杂的方法。
  2. 为了将混合成本分为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你可以使用“高低点”法。要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先找出产量最高和最低的月份,然后用两个月的差额来计算可变成本部分。首先,确定哪个月的活动水平(产量)最高,哪个月的活动水平(产量)最低。用可量度的方式记录活动,比如机器工时,以及每个月要评估的混合成本。 [6]
    • 例如,假设在生产过程中,你的公司会用水刀来切割金属零件。这时,水就成为了随产量增加而提高的可变成本。但是,为了运行工厂,你需要提供饮用水、洗手间等设施,这也会产生水费。因此,你的用水成本是一种混合成本。
    • 在此例中,假设在最高的一个月,你的水费是9,000元,生产的机器工时为60,000小时。而在最低的一个月中,水费为8,000元,生产的机器工时为50,000。
  3. 通过计算两个月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差额,算出可变成本率。可变成本率可以用公式 计算,其中C和c分别是最高月和最低月的成本,而P和p则是它们各自的产量。
    • 本例中,可变成本率 。然后计算可以简化为 ,算出结果为 元。这意味着每个额外的生产工时成本为0.10元。 [7]
  4. 现在你可以用可变成本率,确定混合成本中有多少是可变成本。用可变成本率乘以产量,即可算出结果。在这个例子中,对于较低的月份,可变成本等于 ,即 元。而对于最高的月份,可变成本等于 ,即 元。这些就是这两个月的可变成本。你可以用当月成本减去可变成本,算出固定成本。在这两个月中,固定成本都是3,000元。 [8]
    广告
方法 3
方法 3 的 3:

利用可变成本信息

PDF download 下载PDF文件
  1. 大部分情况下,增加产量会使额外生产的每单位产品利润更高。这是因为产量增加会摊薄固定成本。例如,如果一家每年生产500,000单位产品的企业,每年支出的租金是50,000元,分摊到每个单位的租金成本是0.10元。如果产量翻倍,分摊到每个单位的租金是0.05元。如此一来,每次销售都会有更高的利润空间。因此,已售商品的成本会随收入增加而上升,但上升速率更慢,因为理想情况下,每单位的可变成本保持不变,而每单位的固定成本会下降。
    • 为了确定可变成本是否保持不变,用总可变成本除以收入。这样就能知道有多少成本是可变成本。然后,你可以将这个数值与过去的历史可变成本数据比较,确定每单位的可变成本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9]
    • 例如,如果某年的总可变成本是70,000元,次年是80,000元,而两年的收入分别为1,000,000元和1,150,000元,分别计算这两年可变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 ,等于百分之 ,而 ,等于百分之 ,可以看出,可变成本在这两年内是相对稳定的。
  2. 通过比较每单位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所占百分比,可以确定各类支出的比例。你可以用每单位可变成本除以每单位的总成本来进行计算,即使用公式 ,其中v和f分别是每单位可变成本和每单位固定成本。例如,如果每单位的固定成本是0.10元,而每单位的可变成本是0.40元,即每单位的总成本为0.50元,则计算 可知,单位成本的百分之八十是可变成本。如果你是一名外部投资者,可以使用这一信息来预测潜在的利润风险。
    • 如果一家公司的生产成本主要由可变成本构成,那么他们的单位成本可能会更稳定。在销售稳定的前提下,这会带来更稳定的利润流。
      • 像沃尔玛和家乐福这样的大型零售商均是如此。由于与每笔销售相关的成本占比很大,因此相比可变成本,其固定成本相对较低。 [10]
    • 但是,固定成本占比更高的公司能够更好地受益于规模经济。它们的产量越高,每单位的成本就越低。收入的增速大大高于支出。
      • 例如,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的成本包括与产品开发及支持人员相关的固定成本,但在大规模销售软件时,它承受的可变成本不会显著增加。
    • 也就是说,在销量大幅下滑时,主要成本为可变成本的公司更容易缩减产量,并维持利润,而主要成本为固定成本的公司必须找到方法,处理显著增加的每单位固定成本。 [11]
    • 固定成本高而可变成本低的公司还会有产量杠杆,放大收入带来的利润或损失。从本质上讲,当销量高于某个点时,利润会更高;而低于该点时,成本会更高。
    • 理想情况下,公司应调整其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以在风险和盈利能力之间取得平衡。
  3. 计算一家公司的每单位可变成本及总可变成本。然后,找到该公司所在行业的平均可变成本数据。你可以用这个数据作为评估该公司的比较标准。单位可变成本更高可能意味着一家公司的效率低于其他公司,而单位可变成本较低则可能代表某种竞争优势。 [12]
    • 每单位成本高于平均值,意味着一家公司在生产商品上花费了比其竞争者更多的金钱,或劳动力、材料、公共事业等资源。这说明它的效率更低,或资源更加昂贵。无论哪种情况,除非该公司降低支出或提高价格,否则它的利润会低于竞争者。
    • 另一方面,如果一家公司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相同的商品,那就能够以价格打压市场上的竞争者,实现竞争优势。
    • 这种成本优势可能来自于更便宜的资源,更廉价的劳动力,或更高的生产效率。
    • 例如,一家能够以较低价格购得棉花的公司在生产衬衫时,它的可变成本低于竞争者,从而可以为衬衫制定更低的价格。
    • 上市公司会通过网站或上市的证券交易所公布自己的财务报表。研究它们的损益表,可以找到可变成本信息。
  4. 如果知道可变成本,可以结合固定成本对新项目进行盈亏平衡分析。管理者可以放大生产的数量,并估算每个步骤中生产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这会让他们知道怎样的产量水平可以得到最高的利润。 [13]
    • 例如,如果你的公司正计划生产一种新产品,初期需要投入100,000元,你想知道自己必须销售多少件该产品,才能收回投资并获得利润。要知道问题的答案,需要在各种产量水平下用投入的资金加上其他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再减去收入。
    • 你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盈亏平衡点: 。其中,F和v分别是你的固定成本和每单位可变成本,P是产品的销售价格,而Q是盈亏平衡数量。 [14]
    • 例如,如果生产过程中除初期投入的100,000元外,其他固定成本总额为50,000元,即总固定成本为150,000元,而可变成本为每单位1元,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4元,使用公式 来计算盈亏平衡点,计算结果为50,000个单位的产品。
    广告

小提示

  • 注意,上文举例中的计算以其他货币单位表示时同样适用。
广告

关于本wikiHow

本页面已经被访问过58,599次。

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