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PDF文件 下载PDF文件

诊断出糖尿病无疑给许多人敲响了一记警钟。控制糖尿病就是控制血糖水平,要在生活中多运动,更加注重健康。药物(通常是胰岛素,有时也需服用其它药物)也有助于控制血糖和糖尿病症状。通过本文学习如何控制糖尿病,让自己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部分 1
部分 1 的 4:

制定糖尿病治疗计划

下载PDF文件

1型糖尿病

  1. 1型糖尿病也被称为青少年糖尿病,是慢性疾病。虽然名称如此,但任何年纪的人都有可能患上这个病。1型糖尿病发生突然,毫无预兆。如果不治疗,症状会变得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制定对抗糖尿病计划时,合格医生或专科医师的意见很重要。本文的内容仅适用于一般情况,不可代替正牌医生的意见。
    • 虽然1型或2型糖尿病均无法彻底治愈,但只要毕生遵循治疗计划,你就能控制它们,并过着正常的生活。患上糖尿病后,越早开始治疗越好。如果你认为自己可能患有糖尿病,不要拖延,尽快看医生。由于1型糖尿病的初期症状可能很严重,患者经常在诊断后需要短期住院。 [1]
  2. 1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无法制造胰岛素。这个化合物的作用是分解血液里的糖分(葡萄糖)。没有胰岛素,1型糖尿病的症状迅速恶化,最后导致死亡。明确地说,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否则就会死去。 [2] 每天所需的胰岛素剂量将取决于体你的体型、饮食、活动量和基因。这就是为什么你必须先看医生,全面评估各个方面后,才能展开糖尿病治疗计划。胰岛素通常可分为几种,每一种都有特定用途,分别是: [3]
    • 餐时(餐前)胰岛素:速效胰岛素。通常在用餐前注射,以免餐后血糖升高。
    • 基础胰岛素:药效比较慢。通常每天在非用餐时间注射一或两次,以控制身体休息时(非用餐)的血糖水平。
    • 预混胰岛素:餐前胰岛素与基础胰岛素按一定比例制成的混合制剂。可以在早餐及晚餐前注射,以维持餐后及一整天的血糖水平。
  3. 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应尽力让身体变得强壮。体育运动能降低身体的葡萄糖水平,有时候效果能维持24小时。 [4]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由葡萄糖水平升高所造成,所以运动是帮助患者控制葡萄糖的珍贵方法。此外,糖尿病患者也能从运动中获得和非糖尿病患者一样的好处,例如改善整体健康、减轻体重、增加体力和耐力、提高精力、改善情绪等。
    • 糖尿病相关资源通常建议患者每周至少运动数次。大部分资源建议最好结合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平衡或柔韧性训练。你可参阅 如何锻炼 一文,了解更多信息。
    •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虽然最好把葡萄糖水平保持在可以控制的低水平,但在血糖低的情况下运动会导致血糖过低,体内血糖不足,就无法提够能量给运动中的肌肉及维持生命的重要机能。血糖过低导致头晕目眩、虚弱无力及昏厥。想要避免血糖过低,你可在运动时随身携带可迅速发挥作用的含糖碳水化合物,比如汽水或运动饮料。 [5]
  4. 众所周知,无论是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压力,都会导致血糖水平波动。 [6] 从长远来看,长期承受压力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你可能需要吃更多药或更常运动,才能保持健康。对抗压力的最佳方法是预防它,经常做运动,获取充足睡眠,尽量避免有压力的情况,在问题变严重前与他人讨论,都能帮助你从一开始避免承受压力。
    • 其它的压力管理技巧包括咨询治疗师、进行冥想、不摄取咖啡因及培养健康的爱好。你可参阅 减压 一文,了解更多信息。
  5. 生病除了让身体备受疾病折磨,也间接造成压力,使血糖水平波动。长期或严重的疾病甚至会影响你的糖尿病药物治疗和日常运动。说到生病,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避免生病,尽量过着健康、快乐、无压力的生活。但如果你真的病倒了,必须多休息,并服用所需的药物,让自己尽快好起来。
    • 如果感冒了,你可多喝水、吃非处方感冒药(避免服用含糖的止咳糖浆)及多休息。由于感冒会造成食欲不振,你也必须每小时摄取约15克的碳水化合物。 [7] 感冒通常使血糖水平升高,但如果你因此而不进食,反而可能使血糖降到危险水平。
    • 如果是严重的疾病,你通常需要求医,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严重疾病需要特别的药物和方法。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并认为自己患上比普通感冒更严重的疾病,请立刻看医生。
  6. 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在月经及更年期时,在控制血糖方面面临严峻挑战。虽然糖尿病对每个女性的影响不同,但许多女性表示血糖水平在经期前几天升高,必须服用更多胰岛素,或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才能控制它。 [8] 但是,你在月经时期的血糖水平可能与其他人不同,应向医生或妇科医生咨询具体的意见。
    • 此外,更年期也会改变血糖水平波动的方式。许多女性表示在更年期时,葡萄糖水平变得更难捉摸。 [9] 更年期也造成体重增加、睡眠不足和暂时性的阴道疾病,从而导致身体的应激激素和葡萄糖水平升高。 [10] 如果你患有糖尿病,而且正步入更年期, 可和医生讨论,找出适合你的治疗计划。
  7. 诊断出1型糖尿病后,你可能需要经常看医生(差不多每周一次或更多),了解要怎么做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医生可能需要花好几周,才能根据你的饮食和活动量,制定出合适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一旦有了糖尿病日常治疗方案,你就不需要常看医生。但是,你需要与医生保持良好关系,不时安排复诊。医生可以在问题变严重前,就先发现血糖水平差异;也能在你面对压力、疾病、怀孕等状况时,给你宝贵的意见,教导你如何控制糖尿病。
    • 总而言之,1型糖尿病患者制定了日常治疗方案后,应每3到6个月看一次医生。 [11]

2型糖尿病

  1. 如果你患有2型糖尿病,身体还能产生一些胰岛素,而非像1型糖尿病那样完全没有胰岛素。然而身体产生胰岛素的能力下降,或是无法正确使用胰岛素。由于这关键性的不同,2型糖尿病的症状比1型糖尿病轻微,发病比较慢,不太需要高强度的治疗(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和1型糖尿病一样,你必须先看医生,才能展开治疗。只有合格的医疗专家才具备确切诊断糖尿病的知识,并按照你的个人需要制定出治疗方案。
  2. 如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并非完全没有能力制造及使用胰岛素,而是能力有所下降。由于身体还能制造一些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是有可能不需要人工胰岛素,就能控制病情。注重饮食和运动就能做到这点。这表示你需要减少摄取含糖食物,维持健康的体重,及经常运动。有些轻微的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注重饮食和运动量,基本上可以过“正常的生活”。
    • 然而务必记住,有些人的2型糖尿病病情比其他人严重,无法单靠饮食和运动控制,可能需要胰岛素或其它药物。
    • 注意:请参阅以下部分,了解关于饮食和药物的信息。
  3. 众所周知,2型糖尿病是进行性疾病,时间久了,病情会恶化。这很可能是因为患者体内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过度工作而“损耗”。 [12] 因此,曾经只需轻微治疗的2型糖尿病案列,过了几年后最终都需要接受更高强度的治疗,包括胰岛素治疗。这不是患者的过失所造成的状况。
    • 和1型糖尿病一样,如果你患有2型糖尿病,应和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检验可帮助你在2型糖尿病恶化前,预先检测到它的进展状况。
  4.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会导致病情更危险及更难控制。肥胖给身体带来额外压力,使身体很难把血糖保持在健康水平。如果患者有很高的体质指数(通常超过35),医生有时候会建议他们进行减肥手术,以迅速控制体重。为了控制体重而进行的两种减肥手术分别是: [13]
    • 胃绕道手术 — 胃被缩小到拇指大小,小肠被截短,从而减少身体从食物中吸收的热量。这个改变是永久性的。
    • 腹腔镜胃束带手术(简称“胃束带”)— 用束带束缚着胃部,吃的食物更少却感觉更饱。如有必要,可调节或移除束带。
部分 2
部分 2 的 4:

进行糖尿病检测

下载PDF文件
  1. 糖尿病的危害都是由葡萄糖水平升高所造成,所以患者必须经常检查血糖水平。如今,只需要一个方便携带的小仪器,就能从一小滴血中测量出血糖水平。检查血糖的时间、地方和方式取决于你的年龄、糖尿病类型和健康状况。因此,你需要先与医生讨论,才开始监测血糖水平。以下意见适用于一般状况,不能代替医生的忠告。
    • 1型糖尿病患者经常被要求一天检查血糖3次或更多,通常在某顿饭前或饭后、运动前或运动后、临睡前甚至是夜间。生病或服用新药物时,必须更密切监测血糖。 [14]
    • 另一方面,2型糖尿病患者不需要如此频繁地检查血糖,医生可能指示他们一天检查一次或更多。如果病情可通过非胰岛素药物控制,或是仅靠饮食和运动控制,你甚至可能不需要每天检查血糖。 [15]
  2.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每天监测血糖固然重要,但全面地了解血糖水平的长期趋势也很重要。患者应定期接受糖化血红蛋白这项特别检查。医生可能指示你每个月或每两三个月接受这项检查一次,监测过去几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不是瞬时血糖指数),以了解治疗方案是否有效。
    • 这项特别检查分析血液中被称为血红蛋白的分子。葡萄糖进入血液时,一些葡萄糖与血红蛋白分子结合。由于血红蛋白一般上只有3个月的寿命,分析与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百分比,就能反映过去几个月的血糖水平有多高。 [16]
  3. 体内胰岛素不足,无法分解血液里的葡萄糖,器官和组织很快就缺乏能量。这将引起被称为酮症酸中毒的危险状况。身体开始分解储存的脂肪,为重要的身体机能提供能量。虽然这么做可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但也产生大量酮体,如果让这个有毒化合物累积,可能会危及生命。 [17] 要是你连续两次的血糖读数都超过250毫克/分升,或是出现下列症状,请立即检查是否患有酮症酸中毒(在药房柜台购买简单的尿液分析试纸,就能自己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你的尿液含有大量酮体,立即联系医生及寻求紧急治疗。酮症酸中毒症状是: [18]
    • 恶心
    • 呕吐
    • 身体散发甜味,呼吸带有水果味
    • 体重无缘无故下降。
  4. 2型糖尿病是逐步恶化的,患者难以察觉病程进展,因此检查是否出现并发症很重要,以便能在情况变严重前解决它们。糖尿病导致神经损伤,改变身体特定部位的血液循环,尤其是足部和眼睛。久而久之,患者会失去双脚或失明。1型和2型糖尿病都可能出现这些并发症。但是,由于2型糖尿病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恶化,所以安排进行定期的足部和眼睛检查非常重要,以免出现任何一种并发症。
    • 应安排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散瞳检查,确认是否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造成的视力下降)。在怀孕或生病期间,需更频繁地进行这方面的检查。 [19]
    • 应安排每年进行一次足部检验,检查脉博、感觉以及是否有疮或溃疡。如果你曾有过足部溃疡,可能需要每3个月做一次检查。 [20]
部分 3
部分 3 的 4:

控制饮食

下载PDF文件
  1. 饮食对控制糖尿病十分重要。谨慎控制你吃的食物类型和分量,就能控制血糖水平,从而直接影响糖尿病的严重程度。本部分意见均来自有声誉的糖尿病信息来源,但糖尿病治疗计划应根据你的年龄、体型、活动量、病情和基因因素量身打造。因此,这只可用作一般建议,不可代替合格医生或营养师的忠告。
    • 如果你不确定要如何获取专门的饮食信息,可和医生或普通医师讨论。他或她能指导你的饮食计划,或是把你转诊给这方面的专家。
  2. 如果摄取的热量比燃烧的热量多,体内血糖将会增加。 [21] 糖尿病的症状正是血糖水平升高所致,所以患者必须避免让上述状况发生。患者应尽量吃富含必要营养的食物,同时将每天摄取的总热量保持在足够低的水平。富含营养而又热量低的食物,例如多种蔬菜,应构成糖尿病健康饮食的一大部分。
    • 低热量、高营养的饮食让你维持健康体重,对糖尿病有所帮助。肥胖已知是患上2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22]
  3. 近年来,碳水化合物构成的健康危害引起不少争议。而事实上,大部分糖尿病资源建议摄取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更具体地说是健康、有营养的碳水化合物。基本上,糖尿病患者需要把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减至适度的低水平,并确保吃的是全谷类及高纤维碳水化合物。下面为你更详细地解释:
    • 大部分碳水化合物是从小麦、燕麦、大米、大麦和类似谷物衍生而来的谷类食物。它们可被分为两类:全谷物和细粮。全谷物保留了整个谷物,包括富含营养的外皮(被称为麦麸和胚芽)。细粮则只剩下最里面的淀粉部分(被称为胚乳),营养价值不高。在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全谷物比细粮更富含营养,所以尝试优先摄取全谷类食物,其次才是小麦制成的白面包、面食、大米等。
  4. 纤维是蔬菜、水果和其它植物性食物所含的营养。纤维基本上是无法消化的,吃入腹中的纤维大部分都是不被消化,直接进入肠道。虽然纤维不能提供很多营养,却有许多健康益处。比如说,它有助于控制饥饿感,帮助你把进食量控制在健康水平。它也保持消化系统健康,而且能使你排便顺畅。 [23]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高纤维食物是不错的选择,让他们更轻易把每天吃的食物分量控制在健康水平。
    • 高纤维食物包括大部分水果(尤其是覆盆子、梨和苹果)、全谷类、麦麸、豆科植物(尤其是豆类和小扁豆)以及蔬菜(特别是洋蓟、西兰花和豆角)。 [24]
  5. 蛋白质经常被誉为健康的能量来源,以及锻炼肌肉所需的营养,而事实的确如此。但某些蛋白质来源也含有大量脂肪。想要更明智地摄取蛋白质,你可选择低脂肪、高营养的精瘦蛋白质来源。据了解,除了提供健壮身体所需的营养,蛋白质也给你比其它热量来源更强、更持久的饱腹感。
    • 精瘦蛋白质来源包括去皮白肉鸡(鸡腿等深色肉含有稍微多一点的脂肪,而外皮的脂肪含量很高)、大部分鱼类、乳制品、豆类、鸡蛋、猪里脊肉和精瘦红肉。 [25]
  6. 和普遍的看法相反,饮食中的脂肪并非一无是处。事实上,特定类型的脂肪,也即是单元及多元不饱和脂肪(其中包括欧米茄3脂肪酸)对健康有益,能降低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就是所谓的“坏”胆固醇。 [26] 然而,所有脂肪都有很高的热量,所以你需要节制地摄取脂肪,以保持健康体重。尽量在不增加每日总热量的情况下,将小分量的“好”脂肪添加到饮食中。医生或饮食治疗师能帮助你做到这点。
    • 富含“好”脂肪(单元及多元不饱和脂肪)的食物有鳄梨、大部分坚果类(包括杏仁、山核桃、腰果和花生)、鱼类、豆腐、亚麻籽等。 [27]
    • 另一方面,富含“坏”脂肪(饱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食物有肥肉(包括普通牛肉或碎牛肉、培根、香肠等)、高脂肪乳制品(包括奶油、冰淇淋、全脂奶、奶酪、黄油等)、巧克力、猪油、椰子油、家禽肉的外皮、加工零食和油炸食品。
  7. 胆固醇是油脂,是身体自然产生的一种脂肪分子,是形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虽然身体本来就需要一定量的胆固醇,但血胆固醇升高会引起各种严重的心血管问题,像是心脏病和中风。糖尿病患者的胆固醇水平本来就不健康,所以和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监督胆固醇摄取量对他们非常重要。 [28] 他们必须小心挑选食物,减少所摄取的胆固醇。
    • 胆固醇分为两种:低密度脂和高密度脂胆固醇,也即是所谓的“坏”胆固醇和“好”胆固醇。坏胆固醇沉积在动脉血管内壁,最后引起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而好胆固醇则帮助移除血液里的破坏性胆固醇。糖尿病患者必须尽量把”坏“胆固醇水平控制得越低越好,同时必须摄取适量的“好”胆固醇。 [29]
    • “坏”胆固醇来源包括:高脂肪的乳制品、蛋黄、肝脏和其它内脏、多脂肉类和家禽肉的外皮。
    • “好”胆固醇来源包括:燕麦、坚果类、大部分鱼类、橄榄油和含植物甾醇的食物。 [30]
  8. 酒精常被称为无营养价值的热量来源,这并非毫无缘由的。啤酒、葡萄酒和烈酒等酒精饮料含有热量,但几乎无实际营养。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仍然可以适度地享受这些娱乐性饮料(非营养性)。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适量的酒精其实对血糖控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不会引起心脏病。 [31] 因此,他们基本上鼓励患者遵循和非糖尿病患者一样的饮酒指南:男人每天可喝2杯酒,而女人可喝1杯。 [32]
    • 注意,医学上指的1杯酒是特定饮料的标准分量,啤酒是355毫升,葡萄酒是148毫升,而烈酒则是44毫升。 [33]
    • 此外,这些指南并未计入可能添加到鸡尾酒的含糖饮料和添加剂,它们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造成负面影响。
  9. 任何饮食计划(包括糖尿病饮食)中最让人感到挫败的就是吃得太多,即使是健康、有营养的食物,也会造成体重增加,从而引起健康问题。糖尿病患者必须把体重维持在健康水平,所以分量控制是必须认真关注的问题。基本上,在分量大的一餐中(例如晚餐),患者必须吃大量有营养的高纤维蔬菜,一定量的精瘦蛋白质,以及含有淀粉的谷类或碳水化合物。
    • 许多糖尿病信息来源都有提供餐单样本,教育患者分量控制的重要性。大部分指南提供的建议和以下例子十分相似: [34]
    • 全餐量 一半 为不含淀粉的高纤维蔬菜,如羽衣甘蓝、菠菜、西兰花、豆角、白菜、洋葱、辣椒、芜菁、番茄、花椰菜等。
    • 全餐量的 四分之一 为健康的淀粉和谷类,如全麦面包、燕麦、米饭、面食、土豆、豆类、豌豆、粗玉米粉、南瓜和爆米花。
    • 剩下的 四分之一 则是精瘦蛋白质,如去皮鸡肉或火鸡、鱼类、海鲜、精瘦牛肉或猪肉、豆腐和鸡蛋。
部分 4
部分 4 的 4:

用药

下载PDF文件
  1. 糖尿病是严重疾病,需要特殊药物治疗。如果使用不当,这些药物也会引起严重疾病。在服用任何糖尿病药物前,先和医生讨论,制定一套把所有治疗方案(包括饮食和运动)都考虑在内的计划。糖尿病和所有严重的医疗状况一样,需要合格的专业人员给予建议。本部分的信息纯为提供信息,不应作为挑选药物或决定剂量的依据。
    • 此外,如果你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也未必需要停止目前服用的药物。医生在制定糖尿病治疗计划时,必须评估所有起作用的变量,包括你现在吃的药。
    • 吃太多或太少糖尿病药物都会带来严重后果。例如,胰岛素过量会造成血糖过低,从而导致头昏、疲劳、意识混乱,严重的话甚至会陷入昏迷。
  2. 胰岛素大概是最广为人知的糖尿病药物。胰岛素是胰脏自然生成的化学物质,帮助处理血糖,而医生开给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多是人工合成的。用餐后血糖升高时,健康人士的体内会分泌胰岛素分解糖分,把它从血液中转移出去,化为可用的能量。注射胰岛素可帮助身体正确地处理血糖。由于药用胰岛素有不同的强度和种类,你必须获取医生的建议,才可开始注射胰岛素。
    • 注意,1型糖尿病患者 必须接受胰岛素治疗 。他们的身体完全无法分泌胰岛素,所以病人必须自己把胰岛素注射到体内。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也可能无需胰岛素,这将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
  3. 口服糖尿病药物(药丸)有许多种类可供选择。如果病情只属中等程度,医生通常会建议先试用这些口服药物,实在不行才使用胰岛素。胰岛素治疗方案更强烈,而且会影响生活。由于口服糖尿病药物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不同的作用机制,所以你必须先和医生讨论,确认可以安全服用这类药丸后,才开始用药。以下列出各类口服糖尿病药物,并简单描述每种药的作用机制: [35]
    • 磺脲类药物 — 刺激胰脏分泌更多胰岛素。
    • 双胍类药物 — 减少肝脏产生的葡萄糖,增强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 氯茴苯酸类药物 — 刺激胰脏分泌更多胰岛素。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 减少肝脏产生的葡萄糖,增强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 DPP-4(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 预防调节血糖水平的短暂化学机制崩解。
    • SGLT2(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 吸收肾脏的血糖。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阻止小肠里的淀粉分解,从而降低葡萄糖水平。此外,也能减缓葡萄糖分解。
    • 胆酸螯合剂 — 减少胆固醇,同时也降低葡萄糖水平(目前尚不清楚其中的作用机制)。
  4. 以上专治糖尿病的药物并不是医生开给患者的唯一药物。医生还可能开出从阿司匹林到流感疫苗等一系列药物,帮助患者控制糖尿病。虽然这些药不如上述糖尿病药物“严重”或强效,但为了以防万一,最好还是先咨询医生,才补充这些药物。下面列出了一些补充药物:
    • 阿司匹林 — 医生有时开出阿司匹林,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36] 其中的作用机制仍不为人知,但被认为与阿司匹林能抑制红血球粘附有关。
    • 流感疫苗 — 流感和许多疾病一样,会导致血糖水平波动,令糖尿病更难控制。因此,医生常建议患者每年注射流感疫苗,降低感染流感的可能性。
    • 草药补充剂 — 科学研究还不能确定大部分“顺势疗法”的补充剂是否有效,但一些糖尿病患者声称它们很有效(只是坊间证明,没有研究支持)。

小提示

  • 一旦发现高血糖症状有所变化(异常迹象),请立刻寻求治疗。
    • 糖尿病是 严重疾病,会造成持久或无法补救的影响,需要立即及持续的医疗护理 。科学家目前还未能揭开引起糖尿病的全部原因。
  • 起初,胰脏里负责分泌胰岛素的β細胞受损,而引起糖尿病。细胞也开始“抵抗胰岛素”,增加胰脏的负担。我们吃的食物会转化为葡萄糖,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一旦没有了分泌胰岛素的β細胞,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肌肉、脂肪等),只能留在血液里,然后被排入尿液,身体始终无法好好利用葡萄糖(胰岛素不足)。如果不加以控制,葡萄糖在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前,会损坏肾脏,导致肾功能衰竭,同时也会损坏肝脏、心脏、神经和眼睛等器官。
  • 如果出现糖尿病迹象,请立刻看医生,让医生进行适当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仍会出现1型糖尿病的症状,开始时很轻微,如果控制不好,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患上糖尿病的普遍迹象包括:
    • 食欲异常
    • 脱水
    • 频尿
    • 明显的体重下降
    • 精神不振
    • 皮肤干燥
    • 无法愈合的伤口
    • 不断生病
    • 肠胃问题
    • 器官开始衰弱,如果无法控制病情,器官将会衰竭
  • 糖尿病是身体无法分泌胰岛素所致,是不能治愈的疾病。科学家们不断努力寻找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比如促进胰脏生长、胰岛移植、胰脏移植和基因治疗。这些方法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像是防止胰岛素抗性、寻找方法分泌充足的胰岛素、保持胰脏功能健全等。
  • 如果患上糖尿病,你有3个选择来避免日后产生许多问题:
    • 避免让血糖升高
    • 缓解症状
    • 寻求糖尿病治疗。中华糖尿病协会提供了许多1型和2型糖尿病治疗的研究信息。
  • 当胰脏无法分泌酶和激素时(包括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如果不治疗,身体无法使用所吃的食物,会造成挨饿及死亡。在正常情况下,消化酶要进入小肠才会被活化来消化食物。如果消化酶在受损的胰脏里活化,就会开始攻击、消化及摧毁胰脏,引起胰脏炎。胰脏炎的的诱发原因包括滥用酒精、遗传病、受伤、疾病造成的感染(例如雷氏症候群、流行性腮腺炎、可萨奇B类病毒、支原体肺炎及弯曲杆菌)和癌症。人们可以摄取猪牛胰腺捣碎及干透后萃取到的物质,以及其它进一步纯化的高精炼酶和激素。 [37]

警告

  • 不要独自控制糖尿病,这会让你感到愤怒和疲惫,最后放弃努力。寻求医疗团队的帮助,一旦你养成习惯后,会感觉更好受及更容易控制糖尿病。
  • 糖尿病如果不加以控制,会造成心脏病、肾脏衰竭、皮肤干燥、神经损伤、失明、下肢感染、截肢,也可能导致死亡。
  1. http://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diabetes/in-depth/diabetes/art-20044312
  2. 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patientinstructions/000082.htm
  3. http://diabeteshealth.com/read/2009/03/20/5564/insulin-for-type-2-diabetes-who-when-and-why/
  4. http://www.diabetes.org/living-with-diabetes/treatment-and-care/bariatric-surgery.html
  5. http://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diabetes/in-depth/blood-sugar/art-20046628
  6. http://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diabetes/in-depth/blood-sugar/art-20046628
  7. http://diabetes.niddk.nih.gov/dm/pubs/A1CTest/
  8. http://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type-1-diabetes/basics/treatment/con-20019573
  9. http://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type-1-diabetes/basics/treatment/con-20019573
  10. http://www.nei.nih.gov/health/diabetic/retinopathy.asp
  11. 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patientinstructions/000082.htm
  12. http://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diabetes/in-depth/diabetes-diet/art-20044295
  13. http://www.diabeticcareservices.com/diabetes-education/diabetes-and-obesity
  14. http://www.diabetes.org/food-and-fitness/food/what-can-i-eat/understanding-carbohydrates/types-of-carbohydrates.html
  15. http://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ving/nutrition-and-healthy-eating/in-depth/high-fiber-foods/art-20050948
  16. http://www.webmd.com/fitness-exercise/guide/good-protein-sources
  17. http://www.diabetes.org/food-and-fitness/food/what-can-i-eat/making-healthy-food-choices/fats-and-diabetes.html
  18. http://www.diabetes.org/food-and-fitness/food/what-can-i-eat/making-healthy-food-choices/fats-and-diabetes.html
  19. http://www.heart.org/HEARTORG/Conditions/Diabetes/WhyDiabetesMatters/Cholesterol-Abnormalities-Diabetes_UCM_313868_Article.jsp
  20. http://www.diabetes.org/food-and-fitness/food/what-can-i-eat/making-healthy-food-choices/fats-and-diabetes.html
  21. http://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high-blood-cholesterol/in-depth/cholesterol/art-20045192?pg=2
  22. http://www.diabetes.org/food-and-fitness/food/what-can-i-eat/making-healthy-food-choices/alcohol.html
  23. http://www.diabetes.org/food-and-fitness/food/what-can-i-eat/making-healthy-food-choices/alcohol.html
  24. http://www.diabetes.org/food-and-fitness/food/what-can-i-eat/making-healthy-food-choices/alcohol.html
  25. http://www.diabetes.org/food-and-fitness/food/planning-meals/create-your-plate/
  26. http://www.diabetes.org/living-with-diabetes/treatment-and-care/medication/oral-medications/what-are-my-options.html
  27. http://www.diabetes.org/living-with-diabetes/treatment-and-care/medication/other-treatments/aspirin.html
  28. 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0287.htm nlm.NIH.gov, Medlineplus
  29. http://www.ndep.nih.gov/i-have-diabetes/

关于本wikiHow

本页面已经被访问过20,726次。

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