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PDF文件 下载PDF文件

佛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宗教,由释迦牟尼所创,传授四圣谛、因果报应和轮回等概念。 [1] 时至今日,佛教依然盛行于世,全球各地有数百万人都在学修。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佛教徒,先了解佛教的基本信仰,有助于你决定是否以佛教为信仰。之后就能学修佛法,加入流传了数世纪之久的传统。

部分 1
部分 1 的 3:

了解佛教的基本概念

下载PDF文件
  1. 这样在阅读佛教相关内容时可有助于理解,尤其对从未接触过佛教的人来说,很多佛教术语都极不熟悉。佛教基本术语包括但不限于:
    • 阿罗汉:已达涅槃境界者。
    • 菩萨:求道求大觉者。
    • 佛陀:觉醒者,已获圆觉。 [2]
    • 因果报应:这个术语很难懂,通常指佛陀的教义。
    • 涅槃:往生极乐世界。涅槃是佛教的终极目标。
    • 僧伽:僧团。
    • 佛经:神圣的佛教经文。
    • 尊者:受戒比丘或尼姑,通常身着传统和宗派规定颜色的僧衣。
  2. 现在佛教的主要流派是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 [3] 尽管这两个流派基本信念相同,但教义关注点不同。大乘佛教重在修成菩萨,小乘佛教则专注修行佛法。 [4]
    • 佛教还有诸多其它流派,如禅宗、净土宗和密宗等。
    • 无论你对哪个流派感兴趣,佛教的基本教义都是一样的。
    • 因为佛教非常古老,所有流派之间差异很大,错综复杂,我们无法不能一一列举。有时间研究一下,弄清楚佛教各流派的不同之处。
  3. 现在有很多与这位佛教创始人相关的书籍,在网上搜一下也能找到很多与乔达摩生平相关的文章。悉达多·乔达摩原本是一位王子,他离开自己辉煌的宫殿,抛弃自己奢华的生活,寻求开悟。虽然他并非惟一的佛陀,但他才是佛教真正的创始人。
  4. 四圣谛为苦、集、灭、道,这是佛教最基本概念之一。 [5] 换句话说,存在苦,必有其因有其果,也有灭苦的方法。
    • 四圣谛并非消极;四圣谛的真实含义是通过冥想来减少痛苦。
    • 四圣谛强调追求快乐并不重要。
    • 如果你对四圣谛感到困惑,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许多人都要经过多年修炼,才能真正掌握这一教义。
  5. 佛教徒相信众生处于六道轮回之中。一条生命死后会转世投胎,这个生与死的循环只有在达到涅槃后才能停止。 [6] 一条生命可转入人道、天人道、畜牲道、地狱道、阿修罗道和饿鬼道。 [7]
  6. 因果报应与轮回和涅槃密不可分,因为因果报应决定一条生命何时何地才能转世。因果报应由前几世和此生的善业和恶业行为构成。善业和恶业的因果报应可立刻影响生命,根据作用注定出现的时间,从现在起历经数千年,或者五世。
    • 恶业或恶念会导致消极的因果报应,例如杀生、偷盗或撒谎等行为。
    • 善业或善念会导致积极的因果报应,例如慷慨、善良和传播佛教教义等行为。
    • 没有实际意义的行为会导致无记业,例如呼吸或睡觉。
    广告
部分 2
部分 2 的 3:

皈依

下载PDF文件
  1. 许多大城市都建有佛教寺院,各寺院都有各自的流派,例如上座部佛教或禅宗。各流派当然各有各的仪式、学习班和活动。要想了解附近的寺院,最好亲自登门造访,与法师或皈依者交流一番。
    • 询问寺院有何仪式和活动。
    • 探访不同的佛祠。
    • 参加仪式,亲自体验一番,感受自己是否喜欢那里的氛围。
  2. 与多数信仰一样,佛教也有强烈的团体意识,皈依者与僧人都极为好客。在寺院中参加学习班,广交朋友。
    • 许多佛教团体会组织旅游,一起造访全球各地的佛教寺院。这是一种很好的参与方式。
    • 如果一开始你感到不好意思或紧张,这没什么,是完全正常的现象。
    • 佛教在日本、泰国、缅甸、尼泊尔、韩国、斯里兰卡和中国最为盛行。
  3. 三宝就佛、法、僧。 [8] 皈依三宝会有一个仪式,仪式上你要誓言奉持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
    • 仪式具体内容因寺院而异。
    • 不要刻意求三宝加持,因为坚持佛教戒律才是仪式最重要的部分。
    • 如果由于文化的原因,你无法求三宝加持,或者在附近无法找到一家寺院,也要持五戒。
    • 一旦你皈依佛教,就正式成为一名佛教徒了。
    广告
部分 3
部分 3 的 3:

日常生活中学修佛法

下载PDF文件
  1. 参加寺院的学习班,皈依三宝就能与佛教团体保持紧密联系。参观寺院时请注意,坐下时不要让脚掌朝向圣坛、佛像或僧人。女性不能以任何方式触摸僧人,甚至也不能握手。男性也不能和尼姑发生身体接触或握手。简单一拜即可。许多寺院都设有瑜伽、冥想或佛经等各种课程。如果朋友和家人也是佛教徒,有事没事常聚聚。
  2. 网络上有很多各种语言版本的经文。如果你所在的寺院有图书馆,可以买上几本佛经来读。有多位法师和居士曾为佛经加注,其中最著名的几部经文是:《金刚经》、《心经》和《般若波罗蜜多经》等。
    • 一旦你自认为掌握了一个概念,就可以教导他人你对佛教的理解。
    • 佛教有数百个概念和教义要深入学习,要多加选择,也不强迫自己马上就能“开悟”。
    • 在寺院听法师或皈依者授课。
  3. 皈依三宝后,要奉持五戒。有时确实很难做到。尽量做到不杀生、不妄语、不饮酒、不偷盗和不邪淫。一旦破戒,就要忏悔,再尽力持戒。
  4. [9] 这是佛教的一个重要部分,要求佛教徒生活平淡即可,不要太奢侈,也不要太苛刻。中道亦称之为“八正道”,教导佛教徒遵守的八种方法:
    • 正见
    • 正思维
    • 正语
    • 正业
    • 正命
    • 正精进
    • 正念
    • 正定
    广告

小提示

  • 助人为乐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教义。
  • 皈依三宝之前,多用些时间学习佛法。
  • 佛教有许多内容相当复杂且富有哲理的经文;如果你感到困惑不解,也不必沮丧。
  • 在YouTube上听佛教讲道。
  • 如果你习惯吃肉,慢慢少吃。之后如果感觉不错,就不要再吃肉了。
  • 如果你对格鲁派藏传佛教感兴趣,可以阅读达赖喇嘛写的《仁慈的力量》。即便你还不是一名佛教徒,也总能从他所写所说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 不用马上皈依。慢慢融入到佛教文化之中,一开始就接触到太多可能会让你有些不知所措。
广告

关于本wikiHow

本页面已经被访问过53,349次。

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