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PDF文件 下载PDF文件

互联网的发展使全世界交流更为便捷,但是人们却更容易感觉孤单。如果你觉得孤单,你不是唯一一个。你也许在想怎样才能不再感到孤单。首先,你必须更了解自己。然后,你可以做出改变,战胜孤单。

部分 1
部分 1 的 3:

采取行动

下载PDF文件
  1. 充分利用时间。当你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就没空想是否孤单了。做志愿者。找一份兼职。加入读书俱乐部或健身小组。做创意手工。只要你想的到。 [1]
    • 你有哪些爱好?你擅长什么?哪些事情你一直想做但还没做?抓住机会开动吧。
  2. 整天坐在家里看电视,一天很快就荒废了。待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只会加重孤单。去咖啡店办公吧。或者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看来往行人。在草坪上铺上毯子看一本书。经常做些小改变,会改善精神状态。刺激大脑,转移注意力。
    • 多和大自然相处有益身心健康。 [2] 户外活动减少压力,增加体能。在草坪上铺上毯子看一本书。经常做些小改变,会改善精神状态。
  3. 做热爱的事情能够防止孤单。想一想你喜欢做什么。冥想?读欧洲文学?唱歌?都可以尝试。花时间做你热爱的事情。或者约上小伙伴去健身。还可以交到新朋友。 [3]
    • 不要用物质填补空虚。做健康有益且让你真正开心的事情,而不是让你麻木一时的缓兵之计。
  4. 有时你非常渴望摆脱孤单,因而不分是非。别做有不良影响的事,别被人利用。别因为孤单而被人利用你的脆弱。这些朋友不该交,他们不会给你带来健康互利的友谊: [4]
    • 貌似对你太好的人。经常打电话给你,替你计划活动。这些人可能控制欲太强。
    • 不懂回报的人。你在工作、日常生活中经常帮助他们,但他们习以为常、从不回报。这些人在利用你的好心。
    • 当你的安排和他们有冲突时,他们就不高兴。有些人一开始不会对你产生影响。慢慢地开始干涉你去哪里、和谁在一起,不喜欢你和其他人相处,小心这些人。
  5. 也许你个性很独立,但总有需要别人的时候。感觉孤单时,和你所信赖的亲友谈谈心,就算他们远在他方。一通电话就能让你心情好起来。
    • 在你难过时,你的好友并不一定知道。你无需把一切难过都告诉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能和他们分享你的感受,爱你的人会觉得荣幸。
  6. 最简单的途径就是通过网络。 [5] 网上交流的渠道很多,你可以找到本地聚会、线下活动的资讯。想想你最爱的书籍和电影,你的家乡和现在所在地。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 抓住机会建立社交联系。加入健身小组、漫画小组或者校内社团。充分参与,创造机会,主动交谈。这样才能改变孤单的状态。 [6]
    • 走出你的舒适区。这是件好事,是一种挑战。如果你应对不了,随时可以退出。一般来说,利大于弊。
  7. 人们饲养宠物的历史已经有30000多年了。 [7] 狗和猫能为你带来温馨,它们是很棒的陪伴者。不过宠物不能代替人。除了宠物,你也得有几个在失落时可以交流的好朋友。
    • 别花巨款买宠物。去领养一只走失的或者被遗弃的宠物。
    • 研究表明,宠物不仅可以陪伴你,还能改善你的健康,延长你的寿命。 [8]
  8. 研究表明,孤单和以自我为中心有很大关联。 [9] 你应该关注自己,但自己不该是唯一关注点。关怀他人,孤单就会减少。做志愿者能增加人的成就感,减少孤单。 [10] [11]
    • 找到你可以帮助的人。去医院、救济所、流浪者之家做志愿者。参与慈善。很多人需要帮助,你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
    • 帮助其他孤单的人。病人和老人与外界接触少。去敬老院看看老人,去医院探望病人,你可以让他们不孤单。
    广告
部分 2
部分 2 的 3:

改变自身想法

下载PDF文件
  1. 写日记,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孤单的来源。你也许朋友很多,但仍感觉孤单。从日记中可以找到孤单的来源。什么时候开始的?怎么发生的?什么事情造成的? [12]
    • 假设你刚从父母那里独立,搬到陌生城市。工作上有些朋友,但每晚回家面对空荡荡的房间你会觉得孤单。这说明你需要更为稳定、持久的朋友。
    • 找到孤单的根源能帮助你解决。也能让你更安心。比如,通过日记,你发现和朋友相处不错但是和家人缺少交流,这样你就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感到孤单。
  2. 关注自己的想法,你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觉察到负面想法时就尝试用积极想法替代:“工作上没人理解我,”可以变为“我还没有和同事相处好,但以后会的。” [13]
    • 把自己的负面想法积极化不是件简单的事。我们经常不能有意识地感知自己每天的想法。每天花十分钟关注负面想法,尝试用积极观念替换。然后把十分钟延长,慢慢地就能形成意识,你会对自己更有把握。这个练习能够逐渐改变你的观念。
  3. [14] 这种思维模式是一种认知错误,需要改变。“此时孤单所以永远都会孤单”或“没有任何人关心我”只会让你感觉更糟。
    • 改变这种想法。当你产生这种想法时,想一想那些不孤单的时刻。有时候你和别人交流尽管只有一分钟,你也觉得被理解。要知道,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太过简单,而现实和情绪都复杂得多。
  4. 消极的想法会带来消极的人生。心态很重要 [15] 如果你刚走进一个派对,就觉得没人喜欢你,觉得不会玩得开心,那么最终你也只能在角落里郁郁寡欢。相反,如果你心态积极,好事就会发生。
    • 当你用积极的心态看待事物,世界会变美好。你可以试试,展望一些美好的事。就算结果比预想的还差一点,至少积极的心态能让你勇于应对。
    • 保持积极心态的好办法就是和乐观的人在一起。他们积极的人生观能够感染你。 [16]
    • 还有一点,任何你不会对好朋友说的话也别对自己说。比如,你肯定不会对好朋友说你是个失败者。所以,当你苛责自己时,应该改变一下,这样说“我有时会犯错,但是我聪明、有趣、善良、主动。”
  5. 孤单有时是心理问题的表现。如果你的孤单很严重,感觉世界上没人理解你,或者你的想法太过绝对,那么你可能需要咨询心理医生。
    • 长期的孤单是抑郁的征兆。 [17] 让专业的心理医生帮你评估,及早认识到抑郁的症状,避免恶化。
    • 和别人谈谈心能够减少孤单。你可以由此判断自己的症状是否正常,怎样才能和别人多一点交流,需要做些什么改变。
    广告
部分 3
部分 3 的 3:

了解自己

下载PDF文件
  1. 孤单有不同形式和表现,因人而异。有些人的孤单只是一时,有些人的孤单持续不散。孤单还分为社交型孤单和情绪型孤单。 [18]
    • 社交型孤单。此类型包括无目标、无聊、排斥社交。当你缺少稳定的社交圈或者刚到一个陌生环境时可能发生。
    • 情绪型孤单。此类型包括焦虑、抑郁、不安和孤立。当你想和某人交流但没成功时可能发生。
  2. 想要终止孤单,你得知道,虽然孤单让人难受,但它只是一种感觉。它不是一种事实,所以不会永远存在。“什么都会过去。”这些情绪终将变化。这么想一想,主动去改变,你会好一点。 [19]
    • 你的境遇由你决定。抓住机会了解自己,提高自己。孤单造成的痛苦可以成为动力,促使你成为更好的人。 [20]
  3. 孤单对于内向和外向的人来说是不同的。孤单和独自一人不是一回事。 [21] [22] 你需要了解孤单的两面性,因为它对于不同的人表现各异。 [23]
    • 内向的人希望找到一两个亲密朋友。不需要天天见面。彼此保持个人空间,但时不时能够激励关心彼此。当这种社交和情绪需求不被满足时,内向的人感觉孤单。 [24]
    • 外向的人希望交很多朋友,这样才能感到充实。当朋友们不能给予激励时,他们的社交和情绪需求不被满足时,外向的人即使置身于人群中也会感觉孤单。 [25]
    • 你属于哪一类?了解你的个性如何影响你的孤单程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
  4. 近来调查表明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没有推心置腹的朋友。如果家人不算在内,有一半的人感觉如此。 [26] 所以说,如果你觉得孤单,至少有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和你一样。
    • 科学家认为孤单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普遍问题。 [27] 近来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孤单情绪中的人(包括实际距离和心灵距离)可能比不孤单的寿命短。
    广告

小提示

  • 世界很大,肯定有人和你有相同兴趣。你只需要找到他们。
  • 孤单可以改变。主动把消极情绪积极化,走出个人世界,和他人多一点交流。
  • 增加社交媒体上的活跃度。在社交圈活跃的人不那么孤单。 [28] .
  • 如果你抱怨孤单但不做任何改变,那什么都不会发生。你要采取行动,结识新朋友。
广告

警告

  • 避免做消极的事。酗酒、吸毒、荒废时光,特别是因为情绪不好而做这些事,更不应该。如果你尝试了上文所有办法还是无法改变孤单,你应该去咨询专业的心理师。
广告
  1. http://www.health.harvard.edu/blog/volunteering-may-be-good-for-body-and-mind-201306266428
  2. http://wellbeing.rice.edu/Content.aspx?id=62
  3. http://www.counseling.ufl.edu/cwc/how-to-deal-with-loneliness.aspx
  4. http://www.academia.edu/1097848/Stress_and_Coping_Activity_Reframing_Negative_Thoughts
  5. http://daphne.palomar.edu/di/allor.htm
  6. https://public.psych.iastate.edu/madon/PAPERS%20ON%20HOMEPAGE/OFFPRINT.COMPASS.pdf
  7. http://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stress-management/in-depth/positive-thinking/art-20043950?pg=2
  8. http://psychology.uchicago.edu/Cacioppo_Loneliness&DepressiveSymptoms_Psych&Aging_2006.pdf
  9. http://psychology.uchicago.edu/people/faculty/cacioppo/jtcreprints/hc09.pdf
  10. http://www.uwec.edu/Counsel/pubs/selfhelp/upload/What-is-Loneliness.pdf
  11. http://psychology.uchicago.edu/people/faculty/cacioppo/jtcreprints/hc09.pdf
  12. http://www.academia.edu/7623859/Social_Interactions_on_Facebook_and_Feelings_of_Loneliness_vs._Connectedness_for_Introverts_and_Extroverts
  13. http://www.counseling.ufl.edu/cwc/how-to-deal-with-loneliness.aspx
  14. http://www.myersbriggs.org/my-mbti-personality-type/mbti-basics/extraversion-or-introversion.htm
  15. http://www.myersbriggs.org/my-mbti-personality-type/mbti-basics/extraversion-or-introversion.htm
  16. http://www.myersbriggs.org/my-mbti-personality-type/mbti-basics/extraversion-or-introversion.htm
  17. http://spectator.org/articles/59230/loneliness-american-society
  18. http://time.com/3747784/loneliness-mortality/
  19. http://spp.sagepub.com/content/4/5/579.abstract

关于本wikiHow

本页面已经被访问过19,903次。

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