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PDF文件 下载PDF文件

水疱多产生于表皮层,呈气泡状,内含积液。二级烧烫伤会损伤皮肤,形成水疱。针对烧烫伤产生的水疱,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方法 1
方法 1 的 3:

家庭偏方治疗烧烫伤水疱

下载PDF文件
  1. 用凉水或温水冲洗伤口是处理烫伤的第一步。你也可以将伤口浸泡在凉水中,或用湿毛巾敷在伤口上,持续10到15分钟。 [1]
    • 不要用冰水或冷水冲洗伤口,用凉水即可。
  2. 蜂蜜中含有抗生素和抗菌物质,可促进烧烫伤愈合。轻轻地在伤口处涂一层蜂蜜,注意不要涂抹得过多。 [2]
    • 本地产的野生蜂蜜足以治愈烧烫伤。麦卢卡蜂蜜这样的药用蜂蜜疗效也很好。
  3. 因烧烫伤而产生的水疱,最好用无菌创可贴进行包扎。贴创可贴时要留出一定空间,以防挤破水疱造成伤口感染。
    • 如果没有创可贴或纱布,也可用干净的毛巾或布条包扎伤口。
  4. 治疗烫伤的偏方很多,包括用黄油、蛋清、油或冰块敷在患处。这些偏方可能会导致伤口感染,严重情况下会造成皮肤组织损伤。 [3]
    • 最好使用烫伤膏,药膏或蜂蜜涂抹伤口,或者什么也别抹。
  5. 烫伤后的三四天内切忌挤破水疱。可以在伤口上贴创可贴,以防水疱被挤破。揭创可贴时,可先用温水浸泡创可贴,避免扯破水疱。
    • 每天更换创可贴,在伤口上敷抗生素药膏或蜂蜜。
    • 如果伤口痛疼难忍或已经感染,可以考虑刺破水疱。洗净双手,用酒精或碘溶液擦拭水疱周围的皮肤。取一根针,用酒精消毒,然后刺入水疱底部的皮肤,让积液流出。用棉球吸净流出的积液,注意不要撕开覆盖水疱的皮肤。
    广告
方法 2
方法 2 的 3:

医疗手段处理烧烫伤水疱

下载PDF文件
  1. 烧烫伤产生的水疱让人疼痛难忍,服用止痛药可缓解痛苦。就算用凉水冲洗并及时包扎了伤口,疼痛依然不可避免。非处方止痛药可以帮你缓解疼痛,烫伤后可考虑尽快服药。 [4]
    • 服用布洛芬(艾德维尔或布洛芬制剂)、萘普生钠(萘普生)或扑热息痛(泰诺)止痛。注意按说明书服药,注意用量。 [5]
  2. 你可以用抗生素药膏或保湿乳液涂抹伤处,以防感染。在伤口处薄薄地涂抹一层药膏或乳液。如需用纱布或创可贴包扎水疱,则不能使用水基乳液或药膏涂抹伤口。
    • 常用的烫伤膏药包括杆菌肽软膏或新斯波林。你也可以用凡士林或芦荟胶来涂抹伤口。 [6]
  3. 水疱一旦感染,请及时就医。皮肤感染可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如果水疱内的积液色泽浑浊,则很可能是感染的征兆。
    • 一旦出现高烧,水疱周围皮肤呈现斑纹,水疱红肿等症状,请及时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是感染的征兆。
    • 儿童和老人一旦烫伤,最好及时就医,以免发生感染或留下疤痕。
    广告
方法 3
方法 3 的 3:

了解烫伤

下载PDF文件
  1. 身体各处的皮肤都有可能在烧烫伤后产生水疱。烧烫伤水疱多由二级烧烫伤造成,包括: [7]
    • 触摸灼热的物品
    • 被火烧伤
    • 被蒸气或滚烫的液体,比如食用油烫伤
    • 电击烧伤
    • 化学物质灼伤
  2. 皮肤一旦遭遇烧烫伤,就有可能产生水疱。根据伤情,烧烫伤可分为若干分级。一级烫伤会伤及表皮层,造成皮肤红肿。 [8]
    • 一级烧烫伤会产生痛感,但伤势不重。通常情况下,一级烫伤不会产生水疱,但有可能引起脱皮症状。
    • 一级烧烫伤通常不会产生水疱,伤口在3到5日内便会愈合。 [9]
  3. 二级烫伤较一级烫伤更为严重,但伤口直径小于8厘米的二级烧烫伤通常被归为轻伤。二级烧烫伤会殃及表皮层及更深层的皮肤,通常会产生水疱。 [10]
    • 二级烧烫伤会产生剧烈痛感,常伴有粉红或红色的水疱。水疱通常内含积液且肿胀。
    • 严重的二级烧烫伤可能不会产生水疱,伤处痛感较轻。按压伤处,伤处皮肤不会变白,或变白速度极慢。 [11]
    • 二级烧烫伤的愈期常会持续2到3周。
    • 如果二级烧烫伤的伤口直径大于8厘米,则需要即刻就医。如果伤处在手、脚、脸、腹股沟、主要关节或臀部,请即刻就医。对于儿童和老人而言,任何程度的二级烫伤都需要立即就医,以免出现并发症。
  4. 三级烧烫伤是最严重的烧烫伤,伤者全层的皮肤都遭到破坏,必须即刻就医。三级烧烫伤会损坏最深层的皮肤,使皮肤呈现焦黑或发白的状态。 [12]
    • 三级烧烫伤的伤口会呈现蜡白或焦黑色泽。伤处皮肤无水疱,触之如皮革。 [13]
    • 三级烧烫伤在初期痛感较轻,因为皮肤内的神经都已经坏死。
  5. 通常情况下,伤处出现一个或少许水疱都不算严重。除非水疱由深度二级烧烫伤造成,或出现三级烧烫伤,一般的烫伤都无需就医。如果皮肤出现大量水疱,且水疱遍及全身,则必须即刻就医。
    • 周身出现大量水疱可能是重疾的表现,比如天疱疮,大疱性天疱疹和疱疹样皮炎。
    广告

关于本wikiHow

本页面已经被访问过9,771次。

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