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PDF文件 下载PDF文件

球体半径的缩写名称为变量 r R ,是从球体准确中心到球体表面的点的距离。和 一样,球体的半径通常是计算其直径、周长、表面积和(或)体积的必要初始信息。不过,你也可以反过来根据球体的直径、周长等来计算其半径。要用适合已有信息的公式来进行计算。

方法 1
方法 1 的 3:

使用半径计算公式

下载PDF文件
  1. 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所以请使用公式 r = D/2 。这与根据圆形直径计算其半径的方法相同。 [1]
    • 如果球体的直径为16 cm,那么你可以用16/2来计算其半径,然后得到结果 8 cm 。如果直径为42,则半径为 21
  2. 请使用公式 C/2π 。由于周长等于πD,等于2πr,所以用周长除以2π后即可求得半径。 [2]
    • 如果球体的周长为20 m,则可做除法求得半径,即 20/2π = 3.183 m
    • 使用相同的公式在圆形半径和周长之间进行转换。
  3. 使用公式((V/π)(3/4)) 1/3 [3] 球体的体积是根据公式V = (4/3)πr 3 计算得出的。在这个公式中解变量r可得((V/π)(3/4)) 1/3 = r,这意味着球体的半径等于体积除以π,乘以3/4,再整体求1/3次幂或立方根。 [4]
    • 如果球体的体积等于100 cm 3 ,则半径的计算过程如下:
      • ((V/π)(3/4)) 1/3 = r
      • ((100/π)(3/4)) 1/3 = r
      • ((31.83)(3/4)) 1/3 = r
      • (23.87) 1/3 = r
      • 2.88 cm = r
  4. 请使用公式 r = √(A/(4π)) 。球体的表面积是根据公式A = 4πr 2 进行计算的。解变量r得到√(A/(4π)) = r,这意味着球体的半径等于表面积除以4π后的平方根。你还可以取(A/(4π))的1/2次幂,来求得相同的结果。 [5]
    • 如果球体的表面积为1,200 cm 2 ,则半径的计算过程如下:
      • √(A/(4π)) = r
      • √(1200/(4π)) = r
      • √(300/(π)) = r
      • √(95.49) = r
      • 9.77 cm = r
    广告
方法 2
方法 2 的 3:

定义关键概念

下载PDF文件
  1. 半径 r 是球体准确中心到其表面任意一点的距离。一般来说,如果知道球体的直径、周长、体积或表面积,你就能求出它的半径。
    • 直径D :穿过球体的距离,它是半径的两倍。直径是穿过球体中心的线段的长度,这条线段连接球体表面的一个点和与该点直接相对的相应点。换而言之,它是球体表面两点之间的最大可能距离。
    • 周长C :绕球体的最大一维距离。换而言之,穿过球体中心的球形横截面的周长。
    • 体积V :球体内部包含的三维空间。它是“球体占据的空间”。 [6]
    • 表面积A :球体外表面的二维面积,即覆盖球体外表面的平面空间大小。
    • π :表示圆形周长和圆形直径之比的常数。π的前十位数等于 3.141592653 ,通常四舍五入成 3.14
  2. 你可以使用直径、周长、体积和表面积来计算球体的半径。如果知道半径本身的长度,你还可以根据它来计算上述各项数值。因此,为了求得半径,请试着变换计算这些数值的公式。学习那些使用半径计算直径、周长、体积和表面积的公式。
    • D = 2r 。和 圆形 一样,球体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 C = πD或2πr 。和 圆形 一样,球体的周长等于π乘以直径。由于直径是半径的两倍,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周长等于两倍的半径乘以π。
    • V = (4/3)πr 3 。球体的体积等于半径的立方乘以π,再乘以4/3。立方指的是一个数字乘以它自身两次。 [7]
    • A = 4πr 2 。球体的表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再乘以4。平方指的是一个数字乘以它自身。由于圆形的面积等于πr 2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球体的表面积是其周长形成的圆的面积的四倍。
    广告
方法 3
方法 3 的 3:

计算作为两点之间距离的半径

下载PDF文件
  1. 我们可以将球体的半径看作是球体中心点到球体表面任意点的距离。因为以上陈述为真,所以如果知道球体中心点和表面任意点的坐标,那么使用变形后的基本距离公式就能计算出两点之间的距离,从而求得球体的半径。首先,求得球体中心点的坐标。注意,由于球体是三维图形,其中心点的坐标会是(x,y,z),而不是(x,y)。
    • 我们可以跟随一道例题来更好地理解计算过程。为了便于理解,假设球体的中心点坐标为 (4, -1, 12) 。在接下来的步骤中,我们会利用这个点来计算半径。
  2. 然后你需要求得球体表面一点的(x,y,z)坐标。这个点可以是球体表面的 任意 一点。由于根据定义,球体表面上所有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所以任意一点都可以用来确定半径。
    • 就本例题而言,假设我们已知球体表面上一点的坐标为 (3, 3, 0) 。通过计算这个点到中心点的距离,我们可以算出半径。
  3. 知道球体中心点和表面点的坐标后,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求出半径。使用三维距离公式d = √((x 2 - x 1 ) 2 + (y 2 - y 1 ) 2 + (z 2 - z 1 ) 2 )来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其中d等于距离,(x 1 ,y 1 ,z 1 )等于中心点的坐标,而(x 2 ,y 2 ,z 2 )等于表面点的坐标。
    • 本例题中,我们要将(4, -1, 12)代入(x 1 ,y 1 ,z 1 ),并将(3, 3, 0)代入(x 2 ,y 2 ,z 2 ),解题过程如下:
      • d = √((x 2 - x 1 ) 2 + (y 2 - y 1 ) 2 + (z 2 - z 1 ) 2 )
      • d = √((3 - 4) 2 + (3 - -1) 2 + (0 - 12) 2 )
      • d = √((-1) 2 + (4) 2 + (-12) 2 )
      • d = √(1 + 16 + 144)
      • d = √(161)
      • d = 12.69 。这个值就是本题球体的半径。
  4. 在球体中,表面每一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取上述三维距离公式,并用半径 r 变量代替 d 变量后,可以得到一个变形公式,已知任意中心点(x 1 ,y 1 ,z 1 )和任意对应表面点(x 2 ,y 2 ,z 2 )时,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半径。
    • 等式两边同时乘方后可得r 2 = (x 2 - x 1 ) 2 + (y 2 - y 1 ) 2 + (z 2 - z 1 ) 2 。注意,从本质上说,它与假设中心点为(0,0,0)的基础球体公式r 2 = x 2 + y 2 + z 2 相同。
    广告

小提示

  • 计算顺序很重要。如果你不确定各步计算的先后顺序,而你的计算设备支持括号,那么计算时请务必使用这些设备。
  • 本文是应特定要求发表的。但是,如果你之前没有学习过实心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那么按道理来说,你最好调过头来,先学习如何使用球体半径计算它的其他数值。
  • 如果能够实际接触到问题中的球体,那么你还可以使用排水法来计算其尺寸。首先,如果球体尺寸允许你使用这种方法,那么你可以把它浸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里,并收集溢出的水。然后,测量收集的水的体积。将单位mL转换为立方厘米或适合球体的单位,你可以使用公式v=(4/3)* pi*r^3,利用测量的体积值来求出r。这样计算会比用卷尺或直尺测量周长复杂一点,但是它更加准确,因为你不必担心量具偏离中心。
  • π是希腊字母,代表圆形周长和其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理数,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但它存在许多近似值,333/106可以给出π小数点后的四位数。如今,大多数人都会记住π的近似值3.14,对于日常使用来说,这个值通常足够精确。
广告

关于本wikiHow

本页面已经被访问过49,430次。

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

广告